书法大赛是不是检验一个人书法水平的最好平台?对于这个问题,是近年来书法界所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有的人认为,书法大赛是最公正的比赛渠道,每个书法爱好者将自己精心打造的作品投稿到此,就会受到许多评委的观看和点评,凡是被入展的作品,都是好作品。反而,自己写得再好,也不会受到大家的注意,因此,这个平台才是最好的检阅台。
但也有人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有的人为了入展,成为书协会员,就不惜一切努力,去在技法水平上大做文章
图片
,只要技法过着了,入展也很容易,因为书法大赛并不会考察一个人的其它成就,例如文章素养,而当代书法大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在面试时,出上一些古代文学试题,这其实根本解决不了文章素养的问题。那么,书法大赛究竟能不能更好地检验一个人的书法水平?它还存在哪些问题?下面看看一位书法评委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图片
这位评委说,书法大赛是当年为了促进人们学习书法、检验学习效果而举办的活动,几十年过去了,它究竟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其实,从历年来的书法大赛上的入展作品来说,它们大都是过于重视技法,而缺少格调,注意这里说的格调,其实就是指作品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文化修养问题,你可以看看,当年王羲之的书法,其实就是反映了魏晋时期的潇洒风流之气象,像一个翩翩君子,风流潇洒,这是人家的格调。颜真卿也是一样,他的作品正如他的人品一样,胸怀宽广,具有正大气象。
图片
而书法大赛上的入展作品,则是一味地重复古人,把古人的技法不断地、反复地使用,这方面都是千篇一律地在作品中表现着,但如果要从字的背后去寻找一个精神世界来,根本看不到作品反映出了什么,作品显得很单一,少境界,没气象,只能说是独立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组合着,但我们如果要看古人的作品,人家都会从各个方面让人感受到一个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这就是有格调和没格调的最大区别。
图片
那么,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究竟是什么?无非就是技法和格调的组合体。以前苏东坡说过,好作品是道与技的所组成的。这里说的技,就是技法,而道,就是指作品的格调与气象问题。好作品没有技是不行的,有了技,没有道更是不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书法大赛上的作品,其实缺失的就是道的问题,换句话说,当代书法大赛,只重视了技法的表现水平,而忽略了“道”这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书法大赛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图片
正如一些书法爱好者所说,取消书法大赛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因为书法大赛当时的初心就是为了促进人们学习继承这一传统文化而举办的,但现在,各类高校都有书法这个专业,这就足够了,并没有必要去举办书法大赛,也没必要去加入书协,有什么意义吗?放弃取消这类组织才是最好的办法。
图片
对于书法大赛上的入展作品,它究竟有没有格调?书法大赛上又如何才能考察一幅作品的格调与气象?取消书法大赛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大家还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观点,一起讨论。
注:文中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